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二百六十一章师徒二人话理学

况且微笑着躬身退后,去了陈慕沙用来静坐的屋子,老师家里他已是熟门熟路。[?[? [

陈慕沙情知况且的个性,只要道理没想透,老师的权威在他眼里也是虚空之物。陈慕沙这一招叫做以虚制虚,你不是觉得虚空吗,索性让你脑子清空了再来说话。

差不多一个时辰,况且折身回来见老师,脸上依旧挂着疑问。

陈慕沙笑道:“都想好吗?”

况且道:“弟子还是不明白其中的道理,愿闻其详。”

陈慕沙道:“做一件事情,目的和手段当然都很重要。如果两者之间产生矛盾,就需要有所选择,选择则意味着必须放弃一些东西。”

“那么,为达目的不择手段,究竟对还是不对呢?”况且疑惑道。

他不相信陈慕沙会同意这个道理,可是陈慕沙刚才的话却包含着这个意思。

“这要看具体的事情,不能悬空来谈。比如说王阳明吧,他一生标榜的阳明心学都是至高至上,可是阳明一生行事却是狡诈多变。当时无论朝廷还是地方,有许多人反对他,跟他的行事方法不无关系。他平息宁王叛乱,居功至伟,可谓自古以来文臣建功之,可是建立这不世功勋后,换来的却是朝廷对他和手下无尽的调查,他最亲近的学生锒铛入狱,手下除一人得大官外,其余人等几乎都无好的结果。这也不能说是朝廷大员嫉妒功臣,还是他所行手段存在问题。在他而言,目标实现了,可是结局不理想,为什么会这样?仔细查看就会现,他所用的手段不够光明正大,由此产生的不良结果他也必须承受。”

况且继续追问道:“孟子说杀一人而得天下,吾不为也。他根本无望得天下,所以不妨放此空言,自古以来,得天下者没有不杀人的,武王至德,周公至圣,夺取天下一样流血漂杵。以后的事更不必说了。若像孟子那样坚持程序正义,岂不是什么事都别去做了呢?”

“你这是钻牛犄角了,学问不能这样做,理学不能这样讲。理学更适于个人的修养,而不是处世办公甚至夺取天下。孟子大而言之,也只是标榜,他自己也做不到。学理学的意义在于自己争取做个完人,却未必对社会有太大裨益。如果理学盛行于世,道德完人越来越多,平常百姓自然受到感染,社会风尚慢慢就会所改变,是以德性修养的积累,为百年乃至千年大业也。”

“如此说,理学岂不是和禅学道家的理论如出一辙?”况且还在深挖。

“还是有区别的,理学是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