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一百零八章左小姐语出惊人

况且听到左文祥的话,忙笑道:“老伯,暂时还不需要,知道您老神通广大,等我真需要时再有劳帮忙吧。”

“这也好,世兄若需要,随时说。”左文祥怏怏不乐地应道,看了一眼儿子。没想到自己主动出击的一招,竟然被况且四两拨千斤地挡了回来。

明代政治的一大特色就是各地都有镇守太监,不仅各省设有,许多重要的地方也有,南京、中都两京更是配备齐全。有镇守地方的、有监军的、有镇守皇陵宫苑的等等。

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朱棣,据说朱棣起兵反叛时,京城许多太监暗地里与朱棣私通消息,原因是那个圣天子建文帝对他们管束太狠了。

建文帝几乎把朱元璋的暴政全面革除,唯有对待太监宦官们的管束,不仅没有缓和却是变本加厉,宦官们稍有过错就会被重罚。朱元璋严禁宦官干政议政,他在位时,派遣某个太监出使,就算是重用对方了。

朱棣举兵到达长江以北时,南京城里的许多宦官纷纷出逃,投入朱棣的军营,讲述建文帝的“残暴不仁”,以讨取朱棣的欢心。建文可谓赢得了天下民心,唯独失去了宦官们的拥戴。

宦官们出逃后大肆列举建文的罪状,等于是给了朱棣反叛朝廷提供了合法性,他们还给朱棣带来了京城的防守军备资料,同时约好里应外合,迎接燕王入京。

朱棣一时头脑发热,大肆许愿,等他登基后,这些宦官全部予以重用,并大加封赏。等他真的当上了皇帝,宦官们纷纷前来要求皇上兑现诺言,朱棣才发现根本没有如此多的重要岗位可供安排,不得已只好实行下放政策,把他们安排到地方上任职。

明朝宦官遍地的根源就在这里。

各地镇守太监权力极大,他们不属于地方管辖,直接承命于皇帝,无形中就带有钦差的色彩,外廷大臣的奏章递到皇上手中,需要走许多程序,镇守太监的奏章却可以直达御案。何况,他们在宫中还有内应。

因此,地方封疆大吏对镇守太监是又恨又怕,表面上如对鬼神般敬而远之,暗地里则不免勾勾搭搭,相互利用。

左家只是商人,跟太监们交结就没有什么忌讳,实际上许多富商要想打通官场乃至宫中路线,都需要借助这些镇守太监的力量。

况且知道调阅密档的手续,早在苏州时,他就想弄明白自己的家族和身世,但他唯一知道的一件事,就是祖上在太祖朝因逃避征召,背负一张必杀令,至今尚未解除。

这也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